近日,记者从银川市西夏区残联获悉,2017年,为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,有效缓解智力、精神残疾人就业难的实际问题,西夏区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托养就业新思路,着重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难点问题。
据了解,西夏区残联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,认真落实“阳光家园”计划。“我们继续支持西夏区幸平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,现共托养残疾人58名,其中日间照料18人,托养40人,智力残疾32人,多重残疾26人,同时,积极依托民政局老饭桌,分别在燕宝社区、橡民社区、宁华园社区打造3家‘阳光家园’日间照料中心,现共托养残疾人46名,其中智力残疾10人,精神残疾15人,重度肢体残疾人19人,实现了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技能培训和康复。”该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他们采取订单式培训5期,为残疾人提供手工花、辣椒制作技能培训,解决50多名残疾人灵活就业,并给予1:1的收入补贴,从而增加了残疾人的收入。
此外,探索就业新模式,促进残疾人就业,建立西夏区幸平憨娃洗车中心辅助性就业机构。该机构现有员工24名,其中智力残疾人10名,给智力精神残疾人提供从托养机构步入辅助性就业机构的机会,从根本上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方式,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劳动权益。同时,开展残保金年审和催缴工作,积极推进按比例就业。大力推进按比例就业,鼓励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带头招录(聘)和安置残疾人就业,研究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,现共安置462名残疾人就业,通过给辖区2749家企业、36家行政事业单位下发正式文件、送达告知书等方式开展年审和催缴工作,明确征收目的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,解决近100名残疾人公益性岗位。